盛夏七月,领跑百亿产业的西牛麻竹笋再度抢鲜上市。7月28日,2025年第三届清远西牛麻竹笋尝鲜季暨产业招商推介活动在“中国麻竹笋之乡”英德盛大启幕。本次活动由清远市农业农村局、清远市供销合作社、英德市人民政府、南方农村报社主办,并以“蔬中珍品,产销共赢”为主题,通过产区调研、笋王争霸和主场活动三位一体的形式,借助产业展示、招商推介、合作签约等环节,全方位呈现西牛麻竹笋从“一棵笋”到“百亿产业”的蝶变之路。作为清远五大百亿农业产业中首批突破百亿产值的标杆凤凰策略,西牛麻竹笋的此次亮相,不仅是成果的展示,更是向全球客商发出的合作邀约。
产业规模持续扩张 百亿产值“成绩单”亮眼
近年来,清远大力推进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”(以下简称“百千万工程”),聚焦清远鸡、英德红茶、西牛麻竹笋、清远丝苗米、连州菜心五大产业,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。清远市政府副市长苏锦丹表示,这得益于清远在生产、品牌、消费三端的协同发力。通过引进京东、拼多多、省盐业、丰农等龙头企业,全市农业产业在规模化、标准化、品质化、品牌化、全链化、市场化方面不断提升,五大产业综合年产值超400亿元,同比增长32.67%。其中,西牛麻竹笋更是成为首批突破百亿的农业产业。
据了解,2024年,清远全市麻竹笋种植面积为99.25万亩,新增10.49万亩,全年鲜笋产量151.36万吨,全链综合产值109.65亿元。其中,西牛麻竹笋主产区的英德市种植面积达85.91万亩,产量达141.4万吨,综合产值101.57亿元。
“小竹笋”到多元产业 全产业链开发显活力
活动现场,西牛麻竹笋的全产业链开发成果令人瞩目。除了各类竹笋加工食品,由竹子制作的包装盒、打包袋等产品格外吸睛。随着“以竹代塑”理念的兴起,竹子凭借可再生、可降解的特性成为绿色发展新方向,清远生产的竹生物基降解包装盒、打包袋,成为麻竹笋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的“明星产品”。
而餐饮领域的创新同样亮眼。广州酒家和清远市饮食服务行业商会联合打造的“清远西牛麻竹笋一桌菜”,让现场嘉宾大饱口福。活动中,清远市饮食服务行业商会为33家餐饮企业授予“清远西牛麻竹笋一桌菜体验店”牌匾,这些企业遍布广州、深圳、佛山、东莞、清远等地,成为展示清远饮食文化的独特窗口。
在农文旅融合方面,活动发布了清远西牛麻竹笋尝鲜研学路线,将西牛麻竹笋主题公园、现代加工展示区、流通中心、产业展示中心和麻竹笋餐厅串联起来,让参与者深入了解从种植到流通、加工再到品尝的全产业链故事,感受“剥皮黄金”的独特魅力。
英德市委常委、统战部部长王珍子则坦言,本次活动是英德深化产业合作、拓展市场空间的重要平台,并诚挚邀请企业家投资深加工项目凤凰策略,利用当地“补改投”产业园和绿色食品专业加工园区,建设标准化厂房、大型仓储项目,开发高附加值产品,提升品牌价值,推动麻竹笋新品走向全国。
目前,清远正推进麻竹笋产业“大集中、小分散”布局,通过以工带农深化精深加工,实现企业与笋农双赢。英德市已有麻竹笋经营主体267家,其中20家取得SC认证,1家省级龙头企业,持续凸显带动作用。
媒体、电商、金融齐发力 多方赋能促发展
西牛麻竹笋产业的高质量发展,离不开多方力量的赋能。近日,省委农办和省委宣传部联合印发相关行动方案,推动“媒体+”助力“百千万工程”。借此契机,央广网广东站、南方农村报社、北大荒融媒体、清远日报社、清远市广播电视台、英德市融媒体中心等中央、省、市、县四级主流媒体代表,共同发布“媒体+”聚力西牛麻竹笋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。该方案将发挥媒体在信息传播、资源整合、品牌塑造等方面的功能,融合各方力量,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、产销对接新生态,挖掘产业文化内涵,驱动技术升级,助力西牛麻竹笋成为岭南农业金字招牌。
电商平台的加入为产业注入新动能。小红书在活动现场发布电商赋能清远西牛麻竹笋计划,其商业化生态客户部营销顾问凌云介绍,小红书将发挥平台传播优势,配备专属行业运营团队一对一指导清远笋企运营,并为入驻的企业和商家提供10万+的流量曝光,助力千万商家成长。
金融支持也为产业发展添底气。英德农商银行行长王合贵介绍,该行推出的西牛麻竹笋供应链专项融资方案,可满足农户及经营者的日常经营资金需求,缓解资金压力并降低融资成本。
活动现场还达成多项合作:清远市农业农村局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、广东省商品交易市场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;英德市农业农村局与英德农商银行、英德市麻竹产业协会达成融资合作;6家清远笋企、协会与10家主销区采购商完成合作签约,为西牛麻竹笋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。
领“鲜”布局品牌价值 全球客商“狂飙”揽订单
西牛麻竹笋价值跃升源于对“土特产”品牌化的深耕与抢鲜布局。为打响品牌,清远多线开拓国内外市场,在政策与科技引导下,笋农种植热情高涨。活动前,由省内外采购商、餐饮企业及协会代表组成的百人调研团走进产区,亲身感受这一“蔬中第一珍”的魅力。7月27日的笋王争霸赛上,英德市一笋农陆添凭借43.7斤的麻竹笋获得“笋王”称号。
近年来,清远多次组织笋企和经营主体代表前往四川、贵州、黑龙江、甘肃、广西等国内主销区举办推介活动,吸引了一批海内外采购商。2024年11月,英德市巨元孖宝麻竹笋有限公司生产的山椒笋、红油笋首次出口东南亚市场,实现本地笋企出口零的突破;广东竹笙笙科技有限公司参加2025中亚(霍尔果斯)商品贸易博览会,其竹制餐盒不仅稳定出口美国和东南亚国家,还获得哈萨克斯坦客商青睐。清远西牛麻竹笋成为日式拉面的首选配料,颇受日本食客喜爱,目前其笋干产品已占据日本市场95%以上的份额。
清远海关也主动与清远市农业农村、商务等部门建立“关地”沟通协作机制,2025年上半年,清远企业出口笋及笋制品约2400吨,货值约1亿元人民币。
《南方》杂志全媒体记者、南方+记者丨许俊仟
【通讯员】英宣
【本文责编】蒋玉
【频道编辑】李晓霞 林琳
【文字校对】华成民
【值班主编】郭芳 蒋玉
【文章来源】南方杂志党建频道
凤凰策略
公富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