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21日,深圳金融监管局举行新闻发布会称,截至2025年6月末景逸策略,由其监管的银行业总资产13.98万亿元,同比增长3.64%;负债总额13.61万亿元,同比增长3.70%;各项贷款余额9.83万亿元,同比增长3.46%;各项存款余额10.22万亿元,同比增长6.70%,资产、负债、存贷款规模均稳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三位。保险业方面,上半年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213.07亿元,同比增长7.96%,增速居一线城市首位。赔付支出387.43亿元,同比增长8.84%。
助力深圳经济平稳运行。消费领域,在深圳金融监管局指导下,各金融机构积极落地国家促消费的各项政策,持续提升消费金融服务能力,更好满足消费领域金融需求。截至6月末,深圳全市个人消费贷款余额8177.03亿元,同比增长7.63%。外贸领域景逸策略,深圳金融监管局联合印发《深圳市金融支持外贸的若干措施》,提出七方面20项具体举措,推动辖内机构护航外贸发展。此外,“跨境电商保”“微贸贷”等特色外贸金融产品和服务,依托中国(深圳)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进一步丰富“外贸金融超市”产品供给。截至6月末,深圳外贸企业贷款余额1.12万亿元。其中,小微外贸企业贷款余额1245.33亿元,同比增长5.43%;辖内出口信用保险承保金额531亿美元,同比增长7.97%,服务企业数量达2.4万家。
加大重点领域金融支持。深圳银行保险机构持续落实《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支持深圳制造强市的指导意见》,推动提升制造业金融服务水平。截至6月末,深圳制造业贷款余额1.61万亿元,同比增长6.47%。其中,高技术制造业贷款余额1.03万亿元,同比增长6.73%;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贷款余额 9229.55亿元,同比增长6.96%。推动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扩围增效,助力打好保交房攻坚战,已将所有合规存量住房开发贷款项目纳入“白名单”。截至6月末,深圳银行已审批“白名单”项目403个、审批同意金额5492.99亿元、已放款金额4039.68亿元。
着力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。随着《关于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力度的通知》的印发,进一步推动改善小微企业融资状况。深化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,持续优化“千企万户大走访”系统,并单列外贸小微企业服务板块。截至6月末,深圳全市累计走访经营主体149.43万户,发放贷款6674.91亿元,金额居大中城市首位。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.96万亿元,同比增长6.59%,明显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。深化场景化金融服务,联合六部门印发《“园区贷”2.0版实施方案》,在信息共享、风险分担、资源整合等方面提质升级,并联合相关部门遴选第二批试点银行和产业园区。截至6月末,试点银行对试点园区内企业累计授信金额115.38亿元。
提升服务民生保障水平。深圳推出政府部门指导、保险机构运营、市民自愿投保的深圳市普惠型家庭财产保险“深圳惠家保”,助力提升市民防灾抗灾能力。自7月28日上线以来,共承保3.48万单,保费收入227.58万元。用好防汛防台“1+N”工作机制,全力应对今年多轮强降雨和台风“蝴蝶”“韦帕”等灾害天气,深圳保险机构累计赔付金额超千万元。升级推出2025年度“深圳惠民保”,在保费不变基础上进一步拓宽保险保障范围,首次将随迁老人、异地求学等深圳户籍人员纳入参保范围,拓宽“港澳药械通”和罕见病专项待遇保障范围,参保人数达615万人。稳步推进养老金融产品创新,助力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建设。截至6月末,深圳辖内22家银行累计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557万户,累计缴存资金71.06亿元。4家试点养老公司在深累计开立商业养老金账户11.62万户,销售金额达183.44亿元。
撰文:刘烨
受访单位供图景逸策略
公富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