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月的遂溪,海风裹挟着文旅活力与产业新机扑面而来。“媒体+”赋能“百千万工程”暨 2025年广东遂溪(江洪)开渔周、“媒体 +”赋能“百千万工程”遂溪县乐民镇第三届花蟹美食嘉年华等特色活动接连登场,以“文旅搭台、媒体赋能、产业唱戏”的创新模式,持续擦亮“甜美遂溪”品牌名片,为县域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”注入鲜活动能。
近日,《遂溪县“媒体+”赋能“百千万工程”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实施方案》(下称《方案》)正式印发,围绕“农业增效益、农村增活力、农民增收入”提出了8大重点任务以及5项具体保障措施,开创“媒体+”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新局面,推动实现促消费、促外贸、促文旅、促农民增收、促媒体转型五大目标,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按下“加速键”。
●李怡茜 吴凤柳
以“媒体+文旅”破局 节庆活动释放消费潜能
“开海啰!”随着一声嘹亮的号角吹响,遂溪江洪渔港近千艘渔船竞相启航,奔向碧波万顷的大海。8月15日—8月21日,“媒体+”赋能“百千万工程”暨2025年广东遂溪(江洪)开渔周文旅活动热闹上演,抢抓节庆客流,力促“流量狂欢”变“消费增量”“经济增量”。
依托“媒体+”,今年开渔周全方位运用短视频、直播、社交平台等多端联动,构建起覆盖广泛、互动性强的宣传格局,成功激活开渔季文旅消费市场。
数据显示,开渔周活动全网总流量超4500万,直播观看人次超300万,吸引50位媒体人报道,推出央、省、市级媒体稿件35篇;开渔首日迎游客4万人次,渔获交易量1300吨、成交额1750万元。通过“媒体+”的赋能,江洪开渔周的热度持续攀升,让“甜美遂溪 渔美江洪”的形象深入人心。
“我们把开渔这一传统活动与品牌推广、乡村振兴深度融合,通过‘媒体+’的力量,把遂溪江洪的人情味、烟火气和好产品,传递给更远的地方,打造可持续的渔业品牌和文旅品牌。”遂溪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、副县长蒲火元表示,希望以开渔周活动为契机,吸引更多游客、更多投资,助力沿海乡镇共同发展、共同致富。
节庆活动的鲜活实践,也为遂溪以“媒体+”拓宽市场空间、丰富营销场景、创新销售模式提供了清晰路径。
根据《方案》规划,遂溪将拓宽市场空间。聚焦“近端+远端”两个市场,主动“走出去”,深化重点销区精准对接。宣传助力遂溪农产品、食品走进粤港澳大湾区,推进“南果北上”,直通北方商超。组织企业参加水产博览会、粤贸全球等展会,开拓国外市场,推动遂溪好物畅销海内外。
丰富营销场景。持续打造“仙品荔”开采节、甘薯文化周、圣女果营销季、农民丰收节等品牌营销活动希恩配资网,以“农产品+节庆”的形式,将传统农产品销售转化为“可看、可玩、可购”的互动式农耕文化新体验。
创新销售模式。持续开发云端认购、认养等销售新模式,推出农文旅融合定制套餐,策划特色主题旅游产品,从而打造多元销售模式,提升消费者体验。借力农产品“12221”市场体系建设,多措并举开拓市场。
以“媒体+产业”筑基 构建农产品产销新生态
“家人们看过来!青灰色带斑纹的是兰花蟹,现捕现卖只要70元一斤;旁边膏满黄肥的冬蟹60元一斤,正是尝鲜好时候!”在乐民镇第三届花蟹美食嘉年华现场,湛江日报主播举着手机穿梭在摊位间,镜头里鲜活的花蟹张牙舞爪,直播间的吆喝声与现场烹蟹的香气交织,瞬间拉近了远方食客与海边鲜味的距离。
作为遂溪创新“媒体+”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,这场以“乐民花蟹”为核心的活动,自筹备之初便深度植入“媒体+”思维,将地方特色食材与“百千万工程”产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。通过“主播逛展+现场烹饪”的直播形式,活动实时推介花蟹宴、真空海鲜干货等特色产品,更联动本地企业开通“直播下单—产地直发”服务,进一步激发消费热情。
“以前靠天吃饭,现在有了品牌和市场渠道,花蟹卖得更远、价格更稳。”从事捕捞30年的渔民刘振国感慨,如今有了媒体宣传预热,开渔前就有收购商主动联系,“再也不愁好蟹卖不出好价钱”。
花蟹美食嘉年华的火热,背后是乐民镇“海洋经济”的扎实根基。依托14.8公里绵长海岸线的馈赠,乐民的花蟹个大肥美、肉质鲜嫩,成为遂溪海鲜的“明星”代表。
在特色产业发展方面,乐民镇依托丰富的海洋资源,大力发展水产产业,尤其是花蟹捕捞,已成为地域特色和农民致富的主导产业。目前,乐民镇花蟹捕捞渔民达2500人,年均捕捞量1000万斤,年产值5亿元,“乐民花蟹”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。
同时希恩配资网,乐民镇积极推动水产养殖产业向规模化、标准化、品牌化发展,培育壮大了遂溪新海茂水产、好仕达等一批“龙头”企业,形成了“对虾种苗+对虾养殖+东风螺养殖+石斑鱼养殖”的产业集群效应,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。
不仅如此,乐民镇的水产种苗培育产业同样势头强劲。22家对虾种苗企业年供虾苗超100亿尾,4000多亩石斑鱼养殖年产超1.2万吨,2000余亩东风螺年产值超3亿元,这些都是乐民向海而生的底气。
根据《方案》部署,未来遂溪将进一步强化“媒体+产业”赋能成效,重点打造“甜美遂溪”品牌矩阵。构建以“甜美遂溪”区域公用品牌为统领,“遂溪红薯”“遂溪荔枝”“遂溪生猪”“遂溪预制菜”等第二级品类区域公用品牌为支柱,“火山红薯”“仙品荔”“壹号土猪”等第三级企业品牌联动为根基的金字塔型品牌体系。
同时,强化对北潭生蚝、乐民花蟹、草潭金鲳鱼等13大国家名特优新农产品以及遂溪海红香米等3大地理标志产品的宣传推广。重视孵化培育,通过“媒体+”持续带动河头红薯、界炮灵芝、乐民东风螺、建新海水稻、洋青火龙果、城月百香果、港门瑶柱、港门铁皮石斛等富潜力农产品的品牌打造。
突出健康食品品牌特色。围绕遂溪土壤富硒优势,擦亮“绿色生态、养生健康、药食同源”特色招牌,推广“仙品荔”——早熟、清甜、不上火的成功案例,助力更多健康食品品牌“走出去”。同时大力推广遂溪广藿香、遂溪穿心莲等知名道地南药,金鲳鱼预制菜、对虾干、红薯粉、火龙果酵素等健康加工食品,以及麦角甾醇等精深加工医药化工产品,提升农产品全产业链品牌附加值。
以“媒体+多元”共创 抢占县域发展战略高地
地处雷州半岛北部的遂溪,拥有平坦肥沃的广袤土地、品类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,以及光热充足的热带气候条件,农业基础坚实、潜力巨大。如今,遂溪已有13个特色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,涵盖多种品类,形成强大品牌矩阵。
《方案》介绍,遂溪还将深挖特色文化,为农产品注入“灵魂”。作为“千年古县”“中国第一甜县”,遂溪着力激活非遗饮食文化价值,系统梳理古法制糖、海产干货晒制、蚝豉制作等传统技艺,同时将醒狮、北坡游鱼等非遗元素融入农产品包装设计,让沙古菜头仔、银岭烧腊等特色产品既具“烟火气”又有“文化味”,提升品牌辨识度与附加值。
联动文体资源,打造农文旅融合样板。依托“阿柑狮”IP与杨柑火龙果产业流量,遂溪整合千亩火龙果基地、科普馆、灯光秀等资源,结合当地足球文化推进“足球小镇”建设;持续擦亮江洪海上龙舟赛品牌,同步深化农文旅融合试点,打造北部湾农文旅产业园、乌塘“小红书村”荔枝游、江洪开渔节等特色项目,更以筑梦小院、醒狮基地为依托发展“民宿+”经济,激活乡村文旅新动能。
以“媒体+”为桥,讲好遂溪农业故事。通过短视频、纪录片、宣讲等多元形式,重点传播火山红薯、“仙品荔”、海水稻等农产品品牌故事与新农人奋斗故事,还将摄制《大陆之南》科普片,展现科技赋能农业转型的实践。同时,媒体深度赋能“六色”文旅,以专题报道、短视频挖掘红色文化、蓝色滨海等资源亮点,对接广之旅等集团吸引大湾区及广西游客,并借“九九重阳百岁节”推广富硒农产品,擦亮“国际长寿养生基地”招牌。
发挥电商领跑传统优势。用好国务院农村电子商务激励县、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、全国县域农产品网络零售百强县、首批全国农村电商“领跑县”四块“国字招牌”,发挥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县遂溪产业园资源优势,建强“本地村官+种植农户+本土网红+大学生实践队”直播带货人才队伍,打造“中国特产·遂溪馆”京东官方旗舰店、遂溪优品聚合平台等电商平台,持续领跑农产品营销。
释放社交电商新潜能。用好小红书、抖音、快手、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,持续推广小红书笔记种草、短视频创作等社交电商新形式,沉浸式展现“仙品荔”、火山红薯等农产品的种植、加工等过程,以社交媒体“共创”驱动“信任经济”。
从“流量”到“增量”,从“产业”到“品牌”,遂溪正以“媒体+”为纽带,将县域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,全力开创“媒体+”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新局面。
●开渔周活动全网总流量超4500万,直播观看人次超300万,吸引50位媒体人报道,推出央、省、市级媒体稿件35篇。
●开渔首日江洪迎游客4万人次,渔获交易量1300吨,成交额1750万元,实现文旅热度与产业效益的双赢。
●通过短视频、直播等多形式传播,“江八鲜”“千帆齐发”场景触达全国,小红书用户生成内容增加800%。
●“天光鱼市”成大型海产品交易市场,吸引周边渔民和各地商贩上鱼交易、各地食客赶海体验,日均1.2万人次赶集,获央视报道。
●开渔当天,活动带动全镇50余家各类酒店、民宿2000多个床位全部爆满,民宿入住率达100%。渔主题餐饮营业额增40%以上,直接或间接促进江洪镇超2万人就业创业,人均年收入超4.5万元。
■一线实践
江洪“天光鱼市”
首批渔获上岸交易旺
一边是陆陆续续进港的渔船,一边是疯狂抢“鲜”的人群。17日凌晨,随着满载渔获的渔船陆续返航,江洪渔港码头“天光鱼市”迎来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刻。
天黑营业,天亮收市,是天光鱼市的惯例。凌晨3时,随着渔船陆续抵港,丰富的海鲜沿路摆开,“天光鱼市”也渐渐变得热闹起来。渔民头顶着照灯,忙碌招呼着来往顾客;收购商、食客们则利用手机手电筒打光,挑选着自己心仪的海鲜。
“新鲜明虾,活蹦乱跳,50元一斤!”渔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,捞起后的新鲜明虾在掌心蹦跳。手持手电筒的食客们俯身细看,看准目标便迅速催促称重打包,生怕稍一犹豫就错失心仪海鲜。
“凌晨3时来蹲第一波上岸的海鲜,这是老规矩了。”经营海鲜餐馆的陈老板一边核对订单一边说,他手里的进货单上,刚上岸的花蟹和皮皮虾已被圈上重点,“客人就认这口刚开渔的鲜,多早都值。”
公富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