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7月29日文商期货配资,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(以下简称“河套合作区”)再传捷报——作为片区标志性项目之一的河套公馆,以提前33天的优异成绩正式完成主体结构封顶。这一节点标志着项目建设迈入新阶段,也为深港人才安居与科创协同注入强劲动力。
活动现场,深圳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发展有限公司总裁吴寅骁、中建二局华南公司总经理王淞等50余位参建单位代表共同见证。吴寅骁在致辞中强调,河套公馆不仅是区域地标,更是合作区“科研办公+人才居住”双轮驱动的重要载体。“希望各参建方以封顶为新起点,严守质量与安全底线,将其打造成人才安居乐业的标杆,为合作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。”他表示,后续将同步推进办公楼建设,加速构建深港协同创新典范。
作为承建方,中建二局华南公司总经理王淞指出,河套公馆的建设不仅关乎民生,更承载着深港人才融合的历史使命。“今天的封顶是阶段性胜利,更是新征程的起点。我们将联合各方,持续擦亮‘深港协同创新标杆工程’品牌。”
自2022年3月开工以来,项目建设团队以“开局即冲刺”的姿态攻坚突破,通过党建引领与技术创新双轮驱动,屡创节点奇迹:地下室底板浇筑阶段,科学应对恶劣天气,提前11天完成任务;地下室封顶攻坚期,精准优化施工计划,党员干部带头冲锋,较合同工期提前60天达成目标;主体结构施工中,更以高效协作提前完成住宅楼三分之一、三分之二结构等关键节点,最终实现整体提前33天封顶。
项目的“硬核实力”不仅体现在建设速度,更源于全周期的技术创新与品质把控。设计层面,团队以“梧桐引风”为灵感,3栋塔楼呈“品”字布局,既保障日照权益、规避视线干扰,又最大化景观视野;立面幕墙采用错落凹凸设计,形似凤凰羽翼,兼具美学与功能性。施工管理中,BIM三维模型贯穿方案规划至施工全流程,实现多专业协同与智慧化管理;针对场地限制,创新采用角撑支撑梁搭设钢平台解决堆场不足问题,优化中间栈桥板施工部署化解道路不通难题,为同类复杂项目提供了“河套方案”。
值得关注的是,项目从规划初期便锚定“节能低碳、绿色发展”目标文商期货配资,将生态理念深度融入建设全周期。一方面,搭建“地面绿化+屋面景观+屋顶艺术观景台”多层次立体绿化系统,结合深圳热带气候特点实现建筑“自然降温”;另一方面,引入污水处理智能环保设备、24小时视频监控、泥沙分离设备及聚乙烯帆布等新材料,探索“大声公”智能喊停系统,推动水土保持全要素“一网统管”“一键管控”,为绿色建筑实践输出可复制的经验。
作为深港融合的“连心工程”,河套公馆区位优势显著,坐拥“双口岸4城际4地铁”立体交通网络,无缝衔接深港双城资源。项目建成后,将提供7.1万平方米高品质居住空间,包含960套人才住房,切实解决科创人才“住有宜居”需求,助力河套合作区打造国际一流的科创生态圈,向深港人才发出“安居河套、逐梦湾区”的诚挚邀约。
【供稿单位】中建二局
【通讯员】孙静 刘渤
【频道编辑】李卓华 林琳
【文字校对】华成民
【值班主编】郭芳 蒋玉
【文章来源】南方杂志党建频道
公富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